疲劳度是影响咱们持续作战的关键因素。每次派武将出征、扫荡或攻占都会消耗体力,一旦体力不足,队伍就会进入疲劳状态无法行动。疲劳度会随时间自动恢复,每3分钟恢复1点,1小时能回20点,上限是120点。这意味着如果体力耗尽,最多等6小时就能回满。合理安排武将行动节奏,避免连续高强度作战,是节省体力的核心思路。
高效利用体力,咱们得优先规划行动目标。新手期每次行动消耗8点体力,过了新手期则涨到15点,所以前期可以多尝试探索和低损耗战斗。后期尽量集中体力攻打高价值目标,比如高级资源地或关键城池,避免浪费在低收益行动上。委任内政武将时会一次性消耗60点体力,这类操作最好留在体力充足时进行。如果发现主力队伍体力见底,不妨暂时切换替补武将上场,让主力休息恢复。
遇到疲劳状态时,咱们的队伍依然能正常战斗,但无法主动发起新的指令。这时候如果被迫迎战,胜负取决于队伍本身的兵力和战法配置,疲劳不会削弱战斗力。不过战败后会直接重伤回城,反而耽误更多时间。因此建议提前查看体力条,避免在危险区域逗留。攻城或扫荡前,先用侦察功能评估敌方实力,确保一次成功,减少重复消耗体力的风险。
比如用低兵力武将试探敌方守军血量,再派主力收割,能大幅降低主力队伍的体力消耗。如果有多支队伍,可以轮流上阵,保持持续作战能力。疲劳度管理本质上是一场时间博弈,与其急着清空体力,不如稳扎稳打,把每一分体力都用在刀刃上。
耐心等待自然恢复,结合替补轮换和精准目标选择,既能保持推进效率,又能避免无谓的体力浪费。